
2021年4月1日,重庆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文投集团”)即将迎来5岁生日,作为重庆文化体制和文化资产改革的重要成果,重庆文投集团5年来牢牢把握市级国有文化资本投资运营主体定位,认真履行文化产业战略性投资引导职能,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扎实推进文化股权投资、文化金融服务、文化资产运营“三位一体”业务体系建设,稳步开展文化项目投资布局和文化资产管理运营,创新构建文化投融资融合发展生态链,取得显著发展成绩,成为重庆首家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的国有文化集团。

聚焦文化投资主业,引导促进产业布局
5年砥砺初心,重庆文投集团积极履行文化投资主责,围绕促进社会效益增长、助推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孵化文化企业成长的投资主业方向,逐步构建起“股权直投+基金投资”相结合的文化产业投资体系,先后投资重庆广电传媒、重庆华龙网集团、熊猫传媒、宝利阳文化传播公司、中域财众旅游文化产业投资公司、重庆广告产业园运营公司等30余个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总额10亿余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20亿余元。同时,集团也发展成为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6家控股子公司的综合性文化投资运营集团,并成为重庆首家拥有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的市级国有文化集团,荣获新华网“2019文化(文创)影响力企业品牌”称号。
扎实推进产业拓展,提升文化业态质量
5年守正创新,重庆文投集团深化产业拓展,提升文化项目业态,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高品质文化生活。
金融服务版块。建立起以文化担保为龙头,文化转贷、文化基金、文化保理等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针对文化企业特性开发多元化特色金融服务产品,帮助近600家文化企业实现融资73亿余元,70余家企业实现转贷融资近5亿元,有效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题。

演艺影视版块。管理运营重庆大剧院,组织国际国内优秀剧目演出3000余场,接待观众400余万人次;开展“打开艺术之门”“市民音乐会”等惠民演出,组织公益演出、艺术夏令营等公益活动,打造儿童剧场、童声合唱团等延伸业态。投拍电影《血战湘江》,弘扬歌颂革命精神,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实现“双效”有机统一。

艺术体系版块。以艺术品交易为突破口,创新文化产权交易模式,一体化推进重庆艺术大市场、版权大市场建设,初步完成“1+1+N”的市场体系构建。深化与四川美院、金山意库等合作,升级策划举办“开放的六月”艺术游、“年度艺术盛典”等品牌活动,线上线下观展突破450万人次;推动艺术进商圈、进社区、进家居,拉近群众与艺术的距离。

文旅融合版块。积极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打造文旅商融合创意城市秀场——“永川里”,文旅生态深度融合项目——仙女山文旅小镇,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项目——金佛山原乡康旅小镇,文物活化利用创意交流空间——“85号人文艺术公馆”,各项目将于今年陆续面市开放,将成为市民体验消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深耕投后管理运营,聚合资源赋能发展
5年磨砻淬砺,重庆文投集团在抓好文化项目投资的同时,苦练管理内功,向投后管理问效。围绕子公司运营管理,建立突出“双效”、一企一策的考核激励体系,健全台账管理、分级管理体系,形成季度经济运行分析、股东代表监管、三级动态分类管理等机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围绕推动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构建起以集团骨干人才为决策保障、外部行业人才为市场保障的专业化、市场化管理运营团队,强化各产业版块上下游平台资源聚集和融合配置,增强项目市场核心竞争力,集团仙女山文旅小镇项目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永川里”项目成为市级重大民生文化项目,金佛山原乡康旅小镇项目列入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产业项目,重庆艺术大市场、艺术版权孵化中心建设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投融资生态链,培育文化实体成长
5年开拓进取,重庆文投集团在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和市场主体培育过程中,不断强化投融资功能发挥,探索创新投融资运营机制,构建起一条项目选择、融投培育、债股转化、资源配置、资本运营相结合的文化投融资融合发展生态链。通过生态链考察、培育、投资控股优质文化企业,加之国有资本、资源、品牌、信用等优势赋能,促进金融资本与文化实体互促融合,推动文化资产提质增效、跨越发展,助推形成良性循环新发展格局。
面向未来,重庆文投集团将坚守文化为民初心,履行投资引导使命,强化产业发展布局,朝着更具市场竞争力、区域控制力、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国有文化投资集团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