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韩正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要围绕落实我国新的二氧化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组织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国际公认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关键技术之一。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CCUS项目的实施,如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在能源科学领域中化石能源方面明确提出: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据记者了解,陕西省作为我国最大原油产地、第三大煤炭产地,作为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引领省份的代表,具有发展CCUS的资源优势、科研优势以及产业发展优势,有最佳开展CCUS源汇匹配的条件。陕西省是国家确定的第一批低碳试点省份,已形成CCUS“1+3+2”发展格局,即一个国家级CCUS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大学“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煤化工、天然气供应链、火电三个技术领域CO2捕集示范项目;中石油长庆油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两个CO2驱油与封存试验区。是中国CCUS示范项目最多、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省份。
西北大学依托地质学优势学科,在CCUS技术领域具有数十年深厚的积累和丰硕的成果,建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在CCUS领域认定的唯一一个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近三年来,西北大学连续三次作为中国政府团成员之一,协助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CCUS边会。
2020年10月10日,由西北大学、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联合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会议”在西安举行。
生态环境部丁辉表示,大力推动CCUS技术,进一步打造一体化项目的落地运营,将是我国实现碳中和愿景非常重要的途径。他表示将进一步加强CCUS政策顶层设计,规范CCUS相关行业和技术标准,推动有利于CCUS发展的积极措施,不断加快CCUS技术研发,技术储备,鼓励支持CCUS大企业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和推广,积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广泛开展CCUS的国际交流,助力实现我国碳中和愿景。
长庆油田付锁堂介绍,长庆油田作为我国目前油气当量最高的油气企业,始终致力于落实国家污染防治战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他表示,长庆油田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统筹协调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装备研制等,打造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盆地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西北大学王亚杰强调,气候变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的联合国大会上对于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我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战略定力,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西北大学马劲风教授说,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取代水驱油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可以提高百分之十左右的原油采收率,大的石油公司很看重这个市场,并将碳捕集与封存看做和过去的石油天然气同等规模的大工业。
西北大学在CCUS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技术和政策研究数十年深厚积累的基础上,联合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等单位,拟共同建设鄂尔多斯盆地CCUS设施。陕西开展此项目,将带动鄂尔多斯盆地周边省份的减排,拉动CCUS相关产业链的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对于推动国家碳中和先行示范、提升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